首頁

聯系方式

QQ:1256901777

電話:0719-8788289

手機:13971901339

地址:十堰市白浪科技園路邊家巷1號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研究

  零部件強,則汽車產業強。在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今天,零部件已成為汽車技術創新的主要載體,更是衡量一國汽車產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伴隨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實力迅速提升,成為支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1. 成就令人矚目,背后也有隱憂

  零部件產業規?焖僭鲩L,但價值鏈分布仍在低端。2005—2016年,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從4116億元快速增長到37202.8億元,年均增幅超過25%[1]。中國品牌零部件企業可基本滿足我國商用車領域配套需求,但在乘用車領域則呈現“兩極分化”,中高端部分仍由外資企業占據,中國品牌企業處于中低端。與之相對應,中國品牌骨干零部件企業平均利潤率在6%—8%,相比外資企業14%左右的利潤率水平仍然偏低。

  創新體系初步形成,但關鍵核心技術掌控仍有不足。近年來,中國品牌汽車零部件企業研發能力不斷提升,產品設計能力、制造工藝改進能力和研發項目組織能力均有較大提高;硬件水平及投入也不斷升級,僅2014年一年就有40家零部件企業通過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評定,83家上市零部件企業累計投入研發資金占主營業務收入的3.88%,高于整車企業的1.99%,其中研發投入占比超過5%(國際領先零部件水平)的有17家[2]。但也應看到,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與突破需要漫長積累與悉心培育,目前我國掌握核心技術的零部件企業中,具有外資背景的仍占75%以上,擁有全球發明專利數量前20名的零部件企業中,沒有一家來自中國,也從一個側面顯示出我國零部件企業創新能力的差距。

  產業布局基本形成,逐步向中西部具備一定基礎的地區轉移。與我國整車產能分布相適應,零部件領域逐步形成長三角、中部、珠三角、京津冀、西南和東北六大零部件集群,占據全行業產值的80%,其中長三角集群(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零部件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國比重達到27.8%,是我國最大的零部件產業集群。當前,隨著模塊化生產、集成化供貨特點的日益顯著,零部件產業開始向一些具備電子、機械等產業優勢、又在大型車企配套半徑內的中西部地區轉移。以四川省為例,四川省近三年全省80余個重大汽車零部件產業化項目中,投資主體來自廣東省、浙江省、江蘇省、天津市等東部地區的達62.8%,承接產業轉移的趨勢顯著。

  外資化趨勢凸顯,中國品牌汽車零部件企業仍需努力。當前,我國汽車產業低碳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趨勢日益顯著,這就為具備核心技術優勢的外資零部件企業搶占中國市場創造了條件,在華合資及本土整車企業均大量采購外資零部件企業產品,據統計,美系整車企業100%購買外資企業背景產品、而這一比例在德系和日系汽車制造商處也達到了88.9%和89.5%,中國品牌整車企業達到了52.8%[2]。通過對在華外資零部件企業供貨結構分析可以看出,汽車電子類產品達到36%居首位,供貨主要集中在高附加值領域。另外,他們還注重中國現地開發,在華設立研發中心超過200家,承擔“中國需求的現地化開發”、“基礎性和前瞻性技術研究”任務。應該說,外資零部件企業大舉布局中國市場是一把“雙刃劍”,既利于提升中國汽車產業的整體水平,也對中國品牌零部件企業構成沖擊,廣大中國品牌零部件企業唯有自強,才能在與國際巨頭的競爭中有所作為。

  2. 發展方向明確,產業融合發展

  產業規模將持續增長。預計中國市場2025年新車銷量將達到3600萬輛以上,甚至有業內專家預測未來中國市場生產規模上限在5000萬輛,其中國內市場銷售4000萬輛、海外市場銷售1000萬輛。但無論市場極值將達多少,整車市場快速發展都將帶動零部件企業為整車企業配套和售后市場配套同步增長,預計到2020年產業增速保持在5%—10%。

  盈利能力有望進一步增強。預計未來五年,在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帶動下,汽車零部件的行業平均利潤率將超過8%,在原有基礎上提升2—3個百分點,將有效帶動零部件行業利潤率的整體提升。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具有較高的利潤與知識產權壁壘,在形成競爭優勢的同時,可滿足整車企業及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零部件與整車企業協作更加緊密。零部件企業依靠其在專業領域的過硬實力謀求發展,將與整車企業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關系,整零協同開發產品將常態化,整車和零部件企業之間關系將更加平等,零部件企業的同步開發、超前開發也助推整車企業技術進步,在汽車產業向低碳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邁進的今天就更是如此。

  中國品牌零部件企業實力顯著提升。在部分關鍵零部件領域,中國品牌零部件企業取得突破性進展,部分先進技術將實現產業化,技術落后的現狀逐步改變。另外,中國品牌零部件企業實力的迅速提升,也將帶動中國品牌整車走強,目前中國品牌乘用車新車質量PP100已從2003年的469項降低到2016年的112項,這其中零部件體系整體提升對整車質量進步的貢獻功不可沒。

  傳統零部件加快應用更多節能環保技術。按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500萬輛估算,要達到我國2020年燃料消耗量目標,傳統汽車能效提高至少要貢獻75%。在可預見的未來,高性能燃油發動機仍是技術創新的主要方向,是達到燃油限值要求的關鍵技術領域;輕量化零部件有望被更多使用,包括輕質材料的應用、新的制造技術和工藝、先進的結構優化或設計方法、推進高強度鋼、鋁合金、鎂合金、工程塑料、復合材料等的應用。同時“底盤平臺、模塊化、系統構架技術”實現了整車產品的跨平臺模塊化架構,跨級別多車型共享有利于企業自主研發的開展、降低制造和研發成本,零部件也將順應趨勢,傳統零部件產品研發、制造的平臺化、模塊化將更加顯著。

  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將加快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形成從關鍵零部件到整車的完整工業體系和創新體系,推動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將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今后時期的主基調,也決定了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發展的格局和方向。動力電池方面,尋求能量密度的大幅提升是必然趨勢,三元材料鋰離子電池等高比能量電池將成為重要發展方向,近期將以開發新型鋰離子動力電池為重點,提升安全性、一致性和壽命等關鍵技術,而中長期將在電池提升能量密度、大幅降低成本上下功夫,實現新體系動力電池規;瘧。驅動電機方面,永磁化、數字化、集成化將成為發展趨勢,其中,電機永磁化符合電機驅動系統高效率的需要,中國具有豐富的稀土資源,使得電機永磁化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電機數字化包括驅動控制的數字化、驅動到數控系統接口的數字化,還包括測量單元數字化;而集成化則包括機電集成和電力電子集成兩個方面。電機控制器方面,模塊化、集成化、智能化、輕量化將是發展方向。

  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將在關鍵領域技術上取得重要突破。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是汽車產業發展的最重要趨勢之一,其相關零部件將圍繞環境感知系統、高精度定位導航、高精度地圖、車載互聯終端、集成控制等領域攻克智能網聯汽車關鍵零部件技術。從應用角度,近期國內智能網聯汽車技術仍處在以研發ADAS零部件系統為重點的階段,網聯化技術在自動駕駛領域應用并不多,隨著5G通信和LTE-V技術的普及,網聯化技術將逐步在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從集成發展角度,隨著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化和網聯化程度提高,相關零部件集成發展的趨勢愈加明顯,目前全球主流技術方向為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的聯合與集成,以及數個 ADAS系統之間的集成。從行業融合角度,智能網聯汽車是一個萬億級別大市場,其市場容量將容納眾多產業企業競爭,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需要應用很多互聯網、通信、衛星導航等其他行業技術,與其他產業融合將是大勢所趨。

  3. 兩點建議

  聚焦細分產業領域打造核心競爭優勢。汽車產業向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的基本趨勢,決定了那些能夠在上述領域具有領先實力的零部件企業方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國品牌零部件企業應選擇具有發展前景的細分產業領域,或自主創新、或并購重組、或依托全新商業模式開展戰略合作,聚焦細分領域建立優勢地位,實現專業化、規;、正規化、國際化發展。

  瞄準整車企業核心訴求構筑戰略合作關系。整車企業對零部件企業核心能力的訴求,集中體現在四個方面,即“技術研發能力”、“成本改善能力”、“供貨能力”和“具有共同愿景和價值觀”,中國品牌汽車零部件企業應深入分析整車企業發展戰略,尋求發展的結合點和互補之處,積極與之構建戰略合作關系,構筑差異化競爭優惠,真正與整車企業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利共贏。

  今年4月頒布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力爭經過十年持續努力,邁入世界汽車強國行列”,將實現“全產業鏈安全可控”作為零部件領域發展的重要方向,提出“到2020年,形成若干家超過1000億規模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集團,在部分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優勢;到2025年,形成若干家進入全球前十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集團”。在此我要說,整車與零部件,相伴相生、彼此促進、共同發展,我國邁入世界汽車強國行列之時,必將是我國整車和零部件企業自立于世界汽車之林之際,發展正當其時、圓夢適得其勢,讓我們一起攜手努力吧!

Copyright 2005-2016 © 十堰合樂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睿志科技

国产情侣疯狂作爱系,男人j进女人p免费视频,丰满多毛的大隂户,jvid亚洲精品无圣光图套